伊枕入梦是中国本土智能睡眠领域的专业品牌,品牌以先进的技术,并通过对大数据的采集和研究,致力于解决中国人的失眠、打鼾以及亚健康等问题,推出适合中国人身体的多功能AI智能护颈枕等优质睡眠产品,
中文名:伊枕入梦
所属公司:东莞品源科技有限公司
注册号:29338906
国际分类:20

品牌历程
2017年4月:创始人李军先生经过一次重要的人生经历后,毅然决定关掉安防监控制造厂,投身到健康产业中。
2017年6月:以帮助国人解决睡眠问题为初心,开始组建团队开始从事智能家居的研发和生产。
2017年12月:正式启动智能枕头项目,主要目标是为国人提供优质的睡眠体验。
2018年9月:首台枕头外形验证完成,通过多元化的模型制作和实际测试,邀请不同体型、不同睡眠习惯的用户参与体验,收集反馈意见,对枕头外形进行优化。
2018年11月:通过技术研讨,确立了枕头将采用气动形式来精准控制枕头各项功能的实现,
以满足用户对枕头高度、硬度等个性化需求。
2019年5月:第一代功能枕问世,并提供给50名体验者实测。
2019年10月:对一键助眠进行优化,加入白噪音试测。
2020年1月:为了能更好控鼾,研发组用时半年对比上千名受试者的鼾声和视频图像,能够捕捉到鼾声的正确表达,并运用在枕头上,完了第二代AI智能枕的升级。
2020年8月:第二代AI智能枕投入小批量生产,并再次邀请100名体验者进行试用,根据反馈进一步优化产品性能。
2021年4月:与专业的睡眠研究机构合作,通过对用户睡眠数据的收集和分析,开展对AI智能枕改善睡眠效果的长期跟踪研究,为产品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提供数据支持。
2021年11月:基于用户卫生健康的考虑,增加了枕头的抗菌、除螨功能。
2022年5月:加入了石墨烯的第三代AI智能护颈枕小规模试产。石墨烯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和远红外发热性能,能够实现均匀的热敷效果。
2022年7月:推出AI智能护颈枕的专用APP,融入更先进的传感器和算法技术,实现对用户生命体征如心率、呼吸频率、打鼾时长、起夜次数和时长以及深浅睡眠时长等的监测。
2022年12月:进一步提升了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。
2023年9月:小规模投入200台第三代AI智能护颈枕进入市场。
2024年6月:第四代AI智能护颈枕上市,首批投放1000台,新增智能控温模块提升睡眠舒适度。
2025年5月:第五代产品投放 2000 台,升级成0度贴合护颈外观,升级柔性传感技术,实时响应睡姿变化调整支撑力度。
品牌产品
AI护颈枕



伊枕入梦智能 AI 护颈枕具备多种功能。针对打鼾问题,其内置了高度灵敏的监测系统,通过传感器全面监测用户睡眠状态。这些传感器运用先进技术,能够捕捉到呼吸气流、声音以及身体姿态等多维度信息。当检测到打鼾迹象时,枕头内部的智能调节机制立即启动,自动调整枕头的高度和角度。
同时,也具有热敷调理功能,它配备了先进的温控模块,可以依据用户在 APP 端或遥控器上的设定,对颈部等关键部位进行适宜温度的热敷。温度的更好控制确保了热敷效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,能舒缓肌肉紧张,使长期处于疲劳状态的颈部肌肉得到放松。
此外,这款枕头的0压功能利用了高品质的记忆棉和特殊的结构设计,能够根据头部和颈部的压力自动调整形状,均匀分散压力,为用户带来零压力的舒适体验。牵引功能则针对颈椎生理曲度,通过合理的支撑和角度调整,对颈椎进行适度牵引,舒缓功能通过模拟多种专业按摩手法,如揉捏、推拿等。一键入睡功能,用户只需按下按钮,枕头便会自动调整到最适合入睡的模式,为用户营造舒适的睡眠环境。
智能语音遥控器
伊枕入梦智能语音遥控器可以与智能枕头搭配使用,为用户带来全方位的舒适体验。遥控器拥有彩色屏幕,操作界面简洁明了,它具备语音控制功能。用户只需简单说出指令,即可实现对各项功能的调控,提升了操作的便捷性。
核心技术
精准睡眠监测技术
鼾声识别:通过内置的高精度传感器,能够更好捕捉鼾声的波幅、波段等特征,准确判断用户是否打鼾以及打鼾的程度,为后续的止鼾干预提供依据。
睡眠阶段分析:综合心率、呼吸频率、体动等多维度数据,运用先进的算法,更好识别用户所处的睡眠阶段,包括浅睡、深睡、快速眼动期等,从而为个性化的睡眠建议和干预提供数据支持。
智能干预技术
止鼾干预:基于鼾声识别结果,采用物理手段如气囊充放气,逐渐调整用户头颈高度,并辅以左右智能动作引导侧睡,开放气道,避免软组织震动,从而达到止鼾效果,且整个过程轻柔无感,不会干扰用户睡眠。
睡眠引导:根据用户的睡眠状态和习惯,通过播放白噪音、调整枕头高度和硬度等方式,创造更有利于入睡的环境,帮助用户更快进入深度睡眠。
人体工学设计技术
高度与硬度调节:具备可调节的功能,用户可根据自身的睡眠习惯和身体状况,通过手动或自动控制方式,调整枕头的高度和硬度,以满足不同的睡眠需求。
材料科学技术
舒适亲肤材料:选用高品质的亲肤面料作为枕套,具有柔软、透气、吸湿性强等特点,能为用户提供舒适的触感和良好的睡眠环境。
功能性填充材料:采用特殊的填充材料高弹记忆棉这些材料在支撑性、透气性、温度调节等方面具有良好性能,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的睡眠场景和用户需求
气动控制技术
气囊控制:通过先进的气动控制系统,能够更好控制枕头内气囊的充放气过程,实现对枕头形状、高度和硬度的快速、稳定调节,为用户提供良好的支撑和舒适体验,是实现智能干预和个性化调节功能的关键技术之一。
低噪音设计:在气动控制过程中,优化气体流动路径和控制算法,降低气囊充放气时产生的噪音,确保用户在睡眠过程中不会受到噪音干扰,保证睡眠质量。
智能传感器技术
多传感器融合:集成多种类型的传感器,如压力传感器、生命传感器等,全面感知用户的睡眠信息和身体状态,为睡眠监测和智能干预提供多元化的数据来源,提高产品的智能化水平和准确性。
微型化与低功耗设计:将传感器进行微型化处理,并采用低功耗的芯片和电路设计,在保证性能的前提下,降低产品的整体功耗,提高产品的实用性和便捷性。
数据加密与安全技术
用户数据加密:对用户的睡眠数据等个人信息进行严格加密处理,确保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隐私性,防止用户数据泄露,保护用户的个人隐私。
系统安全防护:建立完善的系统安全防护机制,防止产品受到黑客攻击或恶意软件的入侵,保障产品的正常运行和用户数据的安全。
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技术
睡眠模式识别与预测: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算法,对用户的睡眠数据进行分析和学习,识别不同用户的睡眠模式和规律,并能够根据历史数据预测用户未来的睡眠状态,提前为用户提供相应的睡眠建议和干预措施。
算法优化与更新:持续对算法进行优化和更新,不断提高睡眠监测的准确性、智能干预的有效性以及产品的整体性能,以适应不同用户和不断变化的睡眠环境,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睡眠服务。
物联网与远程控制技术
远程监测与管理:用户即使不在家,也可以通过网络远程监测自己或家人的睡眠情况,方便用户随时关注家人的睡眠健康。